构建“人才航母”打造“世界磁都”——记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
来源: 横店集团传媒发展中心
作者: 袁邦浪
日期: 2005-04-22
磁性材料是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材料,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。凭借丰富的资源及巨大的市场,我国已成为磁性材料的生产大国。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,我国生产和销售的磁性产品以中低档为主,并且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低,高档产品几乎被国外磁性材料企业垄断。在国际市场,30%的高档产品占据市场销售额的70%,而中低档产品只占市场份额的30%。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磁性材料企业科技投入不足,自主创新能力不强,技术创新缺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支持。
东磁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,已成了中国磁性材料生产和加工的龙头企业,也越来越意识到技术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对公司持续、高速发展的重要性。为做好高层次技术创新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,公司于1999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,设立了我国磁材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截至2004年底,该站已招收了6名博士后研究人员,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硕博连读生1名。
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之初,东磁公司领导就确立了创一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、造就高层次人才、取得一流研究成果的建站方针。为聚集高水准的社会研究力量,东磁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了包括戴道生、都有为、奥谷克伸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和行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,与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中科院物理所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,结合实际情况,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博士后进站、管理、出站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。公司把博士后工作列为企业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,统一领导,统一规划,定期进行检查考核,使博士后工作在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得到更有力的组织保证。建站以来,有近300名国内外博士、博士后前来报名。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,公司组织招聘领导小组及学术委员会,经过严格的审查、答辩及对科研课题计划书论证,才确定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。
博士后研究工作既需要一定的科研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支撑,又需要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基础,这些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作保障。为此,东磁公司对每一项博士后课题都预留了300万元的研发资金,并根据项目情况追加。公司建有博士后公寓,免费提供给在站博士后。此外,公司努力做好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组织、协调、科研、管理和博士后家属随调工作的安置、子女入学等方面工作,完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,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开发工作中去。
建站5年来,东磁博士后工作站已取得丰硕成果。2004年,刘亚丕博士的博士后研究课题“高频低功耗功率铁氧体材料DMR50”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;魏云冰博士的博士后研究课题“光驱主轴无刷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研究”已通过浙江省新产品鉴定;颜冲博士的博士后研究课题“高性能复合粘结铁氧体永磁材料”获首届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项目一等资助,是此无仅有的一等资助项目;安徽淮北东磁铝业有限公司杨富国博士的博士后课题“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扩面腐蚀工艺研究”解决了铝箔生产中多年的技术难题,为公司节约直接成本400多万元;刘志勇博士的博士后研究课题“DMR15KTF锰锌铁氧体材料及应用”处于国际领先水平;谭春林博士的博士后研究课题“高矫顽力低温度系数烧结NdFeB材料的研究”把烧结NdFeB材料的工作温度提高到230℃,大大拓宽了其应用范围。在2004年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9届国际铁氧体会议上,以博士后工作站为主,东磁公司共有7篇论文发表,比国内其他单位的总和还多。
在当前一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出现空壳化的情况下,东磁博士后工作站却在不断壮大。为了使博士后出站后能继续留在东磁工作,公司走出横店与高校合作,成立了“中国计量学院东磁研究院”,为博士后及其他高级人才提供一流的研发环境和生活环境,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,让他们安心学习,尽心研究,舒心生活,有的博士后还没有出站就与公司签订了合同,继续留在东磁工作。去年一年,前来东磁联系博士后工作的就有90多人。
“栽好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”。东磁博士后工作站计划到2020年引进50~100位博士后来站工作,把公司从“中国磁都”打造成“世界磁都”,实现我国从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到磁性材料生产强国的转变。(图为东磁公司生产车间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