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机械手“玩转”大车间
日前,记者走进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永磁十五厂球磨车间看到,偌大的车间只见几个工人,一度让记者怀疑车间是否在生产?
“以前这里很‘热闹’,整个车间都要靠人工称量、人工投料。”该厂副厂长陆荐良介绍,球磨车间48台机器,原先需要100多人操作维护,现在只需10余人。球磨车间磨好后的料浆以前都要用斗车运送,现在直接通过管道输送。在球磨车间,原料通过传送带送到高处,经电子秤准确计量后由管道自动投送至球磨机。
生产自动化,精益又高效
每个工人守着一台成型压机,手工将压制好的产品一只只捡起来,用刷子除去上面的毛刺,然后再一只只摆放到托盘上……这是磁性材料企业留在人们心中的印象。
在劳动力成本持续增加、人工短缺等因素制约下,生产自动化正逐渐成为磁性材料企业的新印记。全自动原料传送管道、精准的电子计量以及大量机械手、磁瓦片成型自动化流水线,从取柸、刷毛刺、排盘、搬运到自动进窑炉实现连线自动化。
记者在车间看到,成型压机压制出产品后,后续的刷毛刺、刷浆、排列均由机器自动完成,排列好的产品间隙均匀、整齐地摆放在装烧托板上,直接就可送去窑炉车间装烧,中间至少省去了4个环节,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。
陆荐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原先一台机器需要1至2个人操作,精益化改进后一个工人最多能操作两台机器,现在安装了自动排坯机,一个工人能同时看顾3至4台机器。以每人每年5.5万元计算,光人工成本就可节省近百万元。
“从球磨到烧成的自动化生产线已基本完成。目前正在推进成型无人化、检分无人化和包装无人化等。”东磁自动化推进部部长厉力波介绍,公司自动化推进的目标是实现生产面积下降50%,用工数量下降50%,劳动强度下降50%。
尝到了甜头,更有了奔头
产品质量由于机器标准化程度高,也得到了有效保证。在成型车间的自动化设备改造中尝到了甜头的永磁十五厂,更是坚定了进行生产自动化改造的信念。
“继续提升成型车间生产自动化水平的同时,我们又把自动化改造的目光放到了磨床车间和检分车间。”该厂有关负责人介绍,磨床车间引进了180度翻转机与振动盘排列机,采用电脑自动控制翻转和输送设备,使产品的输送、翻转、排列完全自动化,再也看不到往昔工人们双手像上了发条似反复操作的场景。
目前,该厂自动化生产线还实现了分选包装无人化,同时在各工序之间利用特制的传送系统进行半成品的输送,代替了原先需要人工装卸搬运的繁重劳动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“订单的智能化生成、智能排产、智能上料、智能加工、智能上炉、智能烧结、智能监测等,实现了生产装备智能维护、生产物流的智能管理、对产品质量的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的大数据管理。”该负责人说,如今,整厂基本实现了全过程的大数据使用与全流程的10多个方面的智能化管理。
据悉,永磁十五厂自动化推进以来,共投入上亿元资金,对600多台设备进行了自动化改造,该厂员工数量从最多时的150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800余人。去年,该厂完成了250吨成型无人化试点与方案定型。自动化推进至今,该厂产值和利润大幅提升,员工的钱包也更鼓了。